我们将货币政策报告整体结构拆解为了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为总结回顾与细项拆解、阶段性效能与宏观展望以及主基调与未来目标。
在总结回顾的部分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首先,二季度报告相对一季度对于经济形势的描述显得更为谨慎。彼时一季度报告中整体措辞对于经济修复的积极描述更多,而当下央行增加了对于风险挑战的着墨。其次,增长与通胀端压力仍存。经济增速从开年的5.3%降至5.0%,仅仅持平我们的年度增长目标,因此这也是未来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仍有加码空间的底层逻辑。
在政策效能阶段性总结方面,二季度的措辞更加偏“鸽”一些。从“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到“支持性的”,从“融资总量稳定增长”到“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不论是社融存量、M2还是M1的同比增速在二季度下行的趋势均较为明显,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并扩大贷款需求迫在眉睫。
从货币政策目标拆解方面来看,在融资成本、信贷结构以及风险化解三个方面,表述都出现了新增信息。融资成本端,增加了“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和“促进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自主定价能力”。如果前句对应的是政策利率的换锚与对7天逆回购的代表性以及合理性解释,那么后句似乎在呼应存款利率跟随调降、房贷利率因城施策等金融机构可以灵活应对的方式。但在超长期国债的定价上,央行似乎并不希望利率下行速度过快与利率曲线过平。不论是近期的四家江苏农商行被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还是7年期国债遭到大幅卖出,都是央行信号明确的公开声明。因此信贷结构端新增的“丰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与前述一脉相承。最后,在风险化解上,二季度报告将重点领域风险进行了展开陈述,“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是单独被提出来的三个方面,“化债”的主体明确,究竟是以时间换空间,还是政策能够进一步倾斜,恐怕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方面。同时,在化债的过程中,是否有超预期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也是市场的关注焦点。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国前三配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实盘配资app_杠杆炒股app_股票配资app观点